三味书院
当前位置: 三味书院 >> 正文
三味青年说 | 血色警钟:永不磨灭的历史记忆与民族奋起
2025-09-18 20:31   三味书院

当肃穆的秋风拂过沈阳残历碑那巨大的日历雕塑,我们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到1931年9月18日那个国难降临的时刻。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蓄谋已久的侵略,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路轨,反诬中国军队所为,并以此为借口,炮轰东北军北大营。这一震惊中外的事变,彻底撕下了侵略者的伪装,点燃了中华民族长达十四年艰苦卓绝抗日战争的熊熊烽火。它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,更是在一代代中华儿女心中,刻下了“勿忘国耻、振兴中华”的永恒烙印。今天,我们共同回望这段浸透血与火的历史,不仅是为了缅怀先烈,更是为了聆听那穿越时空、振聋发聩的历史警钟,从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。

在北大营,时任东北军第七旅620团团长的王铁汉,违抗“不抵抗”的严令,毅然下令打响抗日第一枪。他怒吼着“敌人侵我国土,攻我兵营,斯可忍,则国格、人格全无法维持”,率部奋起还击。这悲壮的反击,是民族气节在至暗时刻迸发出的耀眼光芒。在黑龙江江桥,抗日英雄马占山将军率部浴血奋战,重创日寇,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。

沈阳城破后,东北锦绣河山迅速沦陷。三千多万同胞沦为亡国奴,饱尝十四年殖民统治的屈辱与苦难。平顶山惨案中,三千余名无辜百姓惨遭屠杀;731部队的魔窟里,进行着惨无人道的活体实验。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,东北的土地不仅记录着侵略者的残暴,也警示着我们“落后就要挨打”的沉痛教训。正如历史所昭示的:“没有一个强盛的国家,就没有一个安宁的家。”

然而,中华民族的脊梁从未被压弯。九一八事变后,中国共产党第一时间发表抗日宣言,东北各民族、各阶层人民纷纷拿起武器,组成东北抗日联军。在白山黑水之间,坚持与日本侵略者斗争。杨靖宇将军胃里只有枯草、棉絮和雪块,仍战斗至最后一息;赵一曼女士受尽酷刑,宁死不屈,用生命书写了对祖国的忠诚。他们的牺牲,化作了人民心中永恒的丰碑,更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的基石。

关闭窗口

学院地址: 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23000号

邮编: 250104 电话: 0531-66772016 传真: 0531-66772012

版权所有:中国·伟德国际(betvlctor·1949)始于英国-Macau Bellwether 鲁ICP备 鲁公网安备 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