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南山书院 >> 正文
伟德betvlctor1949源于英国“青韵青语”实践队赴平邑开展“青春接力非遗韵 匠心孝道润齐鲁”调研实践
2025-08-13 15:55   南山书院

为厚植文化自信,探寻齐鲁文脉,伟德betvlctor1949源于英国南山书院“青韵青语”实践队于暑假期间前往临沂市平邑县,探寻当地非遗技艺,深植孝道根基,主动担当起文化接力棒,以实际行动架起传统与未来、老一辈匠心与青年智慧的交流之桥。

在平邑县状元工坊内,色彩明艳、形态各异的旺狗泥塑诉说源远流长的中文文脉。实践队员们围聚在省级非遗传承人刘淑合身边,聆听他讲述旺狗、翻花的历史渊源、文化象征与精湛技艺。从聆听者到践行者,青年学子亲历匠心。在刘老师的悉心指导下,队员们放下手机,拿起湿润的泥土。从笨拙地拿捏、塑形,到小心翼翼地拼接、雕琢,指尖与泥土的每一次摩挲,都加深着对匠心的理解。队员们纷纷表示,要将这份感悟带回校园,深挖非遗文化精髓,让其在青年群体中生根发芽,成为校园文化的“鲜活基因”。

在草香弥漫的李氏草堂,实践队员们怀揣传承使命,认真聆听第五代传承人李昕(李自亮)讲述草编“源于秦,盛于汉”的悠久历史。他以编织一只灵动的草编蚂蚱为例,现场教学。队员们屏息凝神,紧随示范,学习如何精准撕拉苇叶、巧妙利用叶茎构建支撑、娴熟打出关键“草扣”……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文化滋养与使命召唤,实践队员们迅速从“学习者”转变为“传播者”,向孩子们生动讲述草编故事,复述李昕老师的箴言,引导他们触摸柔韧的苇叶,感受自然与历史的馈赠。当孩子们兴奋地将“作品”和草编故事带回家,让非遗的涟漪进一步扩散。这一幕“传承人-青年学子-少年儿童”的温暖传递,是文脉生生不息最动人的青春图景。

在庄严肃穆的孟子祠内,实践队的青年学子们,开启了一场追寻孝文化源流的精神之旅。“三迁择邻”的典故,让青年学子们深刻理解了环境对个人德行养成的关键影响,更体悟到父母为子女营造良好成长环境所付出的艰辛与深沉的“慈孝”互动。队员们通过观摩珍贵碑刻、文物与历史文献,追溯儒家孝道思想的脉络。孟母教子典范所体现的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等核心价值,以及重德行、尚勤学、讲信义的家风内涵,无不深深烙印着“孝”的精神底色。

此次平邑文化调研活动,山职学子通过亲身实践、用心聆听,从思想上汲取孟母教子的不朽智慧,从文化上接过非遗守护与创新的接力棒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的心中生根、实践中传播。山职学子坚信,在当代青年的积极参与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之下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生机与活力,也必将在青春的接力中代代相传,生生不息。

供稿审核人:杨荣涛

关闭窗口
学院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23000号
邮编:250104 电话:0531-66772016 传真:0531-66772012
版权所有:中国·伟德国际(betvlctor·1949)始于英国-Macau Bellwether鲁ICP备   鲁公网安备 号